只用一種評估標準來衡量機能性的優(yōu)劣是錯誤的,一般而言,身體-氣候環(huán)境-衣服三者會相互影響。而身體是不變的,衣服卻是可變的,人體在正常環(huán)境下,均維持在37℃下運作。運動時,體溫會上升,藉由排汗功能使體溫恢復正常。排汗所形成的濕氣,必須藉由織物滲透吸收再排至體外。如果無法排出體熱,濕氣在人體與衣服間來回沖撞,將造成不舒服的感覺,人體排汗的功能,是正常的行為反應,所以舒適性與否與織物有較大的關系,這是消費者吸濕排汗的需求。
大多數(shù)纖維在乾狀態(tài)下,都能夠?qū)⑸眢w的濕氣迅速地由皮膚排出至織物的表面。但問題在於“汗”。相較於人造纖維,天然纖維吸濕性較佳,但是濕冷黏黏的感覺,卻十分不舒服,因濕氣與汗產(chǎn)生"stuck together",無法透過纖維排除。所以舒適性的織物,必須符合下列要求:
1. 像皮膚一樣,能夠調(diào)節(jié)溫濕度,維持舒適感覺。
2. 良好的吸濕性及透濕性。
3. 無臭味,不刺激皮膚。
4. 延伸性佳,不影響身體的伸展。
5. 重量輕。
6. 持久性的防水、防污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