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年、30年、50年、80年茅臺酒不僅在填補了我國年份酒的空白,也在國內(nèi)獨創(chuàng)了年代梯級式的產(chǎn)品開發(fā)模式。
匠心演繹的包裝
從1999年開始的首瓶15年陳年貴州茅臺酒包裝上市,15年陳年茅臺酒隨著時間一路走來,包裝細節(jié)處的每一個變化無不體現(xiàn)著貴州茅臺酒匠心獨運的精神,每一個微小側(cè)面都有豐富的茅臺故事,它們在告訴人們,這是15年茅臺酒的獨有辨識符號。
▲ 1999年1月,初次包裝15年貴州茅臺酒,紫砂瓶身,無“開片”。
▲ 2000年前期,15年茅臺酒采用的是加拿大藍色防偽標,2000年下半年開始啟用的是上海天臣防偽標,其他的特征與1999年相同。
▲ 2001年,貴州茅臺酒全線產(chǎn)品都是在醒目的位置印上出廠年份,廠名落款是由“中國貴州茅臺酒廠出品”改為“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”。
2012年1月11日起,貴州茅臺酒啟用了新的瓶體,同時取消了瓶體的供應(yīng)商代碼“2”字樣,“1”字樣的代碼繼續(xù)保留。
▲ 2009年6月17日,15年茅臺酒啟用了新的頭巾,頭巾上的“貴州”的“州”字樣有所改變。
▲ 從1999年用到2004年底,15年陳年茅臺酒是光瓶底。
▲ 2005年用到2011年底,瓶底上書“國酒茅臺”。
▲ 從2012年至今,取消了瓶底的代碼字樣。
▲ 從2005年12月31日使用到2009年上半年的防偽扣。
▲ 2009年下半年用到2011年11月使用的防偽扣。
▲ 從2011年11月沿用至今的防偽扣。
外部包裝、瓶蓋、瓶底、防偽扣等這些細微的茅臺包裝隨著時間和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,不僅是茅臺匠心精神的具象體現(xiàn),也是識別15年陳年茅臺酒的的重要標志,不管市場上的假酒是如何泛濫,一次次挑戰(zhàn)著人們的茅臺陳年酒認知,終歸取代不了陳年茅臺酒應(yīng)有的價值與尊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