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以往購買過水肺潛水裝備的客戶中,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,沒有接受過正規(guī)的潛水訓練,甚至從未潛過水,對潛水的了解幾乎可以算一無所知。這些客戶包括漁業(yè)養(yǎng)殖場主、游艇玩家、水上救援人員、私人打撈業(yè)者等等。但是,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卻認為,潛水無需專門學習,或可以自學成才。之所以有這種認識,主要是源于一些對潛水的誤解。比如:
?有的客戶認為穿上裝備后象游泳一樣游就可以了;
?有的客戶覺得先有裝備,只要下水摸索一下,就能無師自通;
?曾經有一位從事?lián)粕车目蛻舸蛩阌冕t(yī)用氧氣潛水;
?還有一位抓魚專業(yè)戶聲稱要用水肺裝備潛入水下100米抓魚……
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……
因此,本文從潛水菜鳥的視角,羅列一些在水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風險,以供我們的客戶參考評估——您是否有能力,無需訓練就可以順利的完成潛水活動。
假設一位從未潛過水的人,拿到一套新的潛水裝備,準備躍躍欲試:
1. 首先遇到的問題,就是您是否知道您面前的一大堆潛水配件,每一件都是干什么用的?怎么用法?哪些是必不可少的?比如為什么非要穿個笨拙的鴨蹼,走路都不方便?那幾個笨重的鉛塊又是起什么作用的?……
2. 怎么把一堆零散的配件組裝起來,變成“待機”狀態(tài)呢?一套完整的潛水設備,比如sinodive STD-SCU01 標準型潛水套裝,少也要包括10個配件。拆開包裝之后,需要首先把其中的主呼吸器、儀表、備用呼吸器、BCD的中壓管這幾樣裝配到一起,就成為了呼吸器組。然后在每次下水前,還需將BCD、氣瓶和呼吸器組組合到一起。您是否能找到每根管子對應的正確接口?是否知道正確的穿戴方法?
3. 下水之前還有個必須步驟,就是給氣瓶填充呼吸用的氣體。怎么充呢?給自行車輪胎打氣的氣筒或壓縮機可以嗎?充的是什么氣體?是普通空氣還是別的什么神秘氣體?可以充醫(yī)用氧氣嗎?
也許您覺得以上問題很好笑,但這的確是客戶問過多的問題。
假設您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,準備妥當,可以下水了,那么:
4. 在水中,人是處于一種失重環(huán)境下的,意思就是總是懸浮著,感覺象個氣球,難以控制重心和平衡。當然,對于水性好的人也許這不是個問題。要命的就是,費了半天勁就是無法下潛——游泳時擅長扎猛子了,這是怎么回事?怎樣才能下沉?
5. 終于可以往下走了, 到了2,3米深的地方,耳膜開始疼痛,而且越深就越劇烈,難以忍受。是忍著繼續(xù)下還是上升?別人也是這樣嗎?
6. 腳蹼真是沒用,就像腳上綁了兩個大木板,穿上以后都不會走路了。在水里也不會游,往前動不了,往后也動不了……在水下想移動起來怎么這么費勁?
7. 好不容易下到5米深了,很有成就感??墒沁@個時候潛水鏡又開始進水了——水不停的灌進去,很快面鏡里、鼻子里全是水,眼前一片模糊,什么也看不清,怎么辦?怎么能把水弄出去?
8. 嘴里的呼吸器忽然不停的進水,每吸一口氣都會灌進一大口水,怎么辦?嘴里灌滿了水,無法呼吸,要窒息了,怎么辦?或者呼吸器不小心被水下的障礙物掛到,從嘴里掉出去了,怎么才能找回來?
9. 我只潛了十幾米,不算很深,萬一出現(xiàn)什么問題,扔掉鉛塊,以快的速度竄到水面上不就沒事了?……真的會沒事嗎?如果真的這樣上來,下一站多半就是去醫(yī)院了!
羅列了這么多問題,無非就是想告訴您:在水下,難免會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,您知道怎么應對嗎?
確實有人這樣認為:裝備穿上,自己再下水摸索幾次,什么都能搞定,就像玩滑雪一樣,玩多了無師自通?;?,也許可以在摸索中找經驗,但潛水還真有點不一樣,俗話說水下無小事,人類天生不能在水中環(huán)境生存,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意外,都可能造成終身遺憾——就像游戲幣耗光了的電玩游戲,永遠沒有replay的機會了。
以上列出的,僅僅是您可能在水下遇到的問題中非常小非常小的一部分,如果您的工作還要求您去到更復雜的環(huán)境里,或者涉及到更長時間、更復雜的任務,您將面對的風險和問題將會呈幾何級數增長。比如:
10. 大部分的內陸水域、江河湖泊,能見度都極低,完全什么都看不見的也有不少。你是否能承受長時間在盲視環(huán)境里的心理壓力?
11. 幾乎所有的淡水水域,水下溫度都極低。想呆的稍久一點只能穿干式潛水衣,否則可能會失溫。所以……您知道什么叫干式潛水衣嗎?找我們金鱗潛水的教練咨詢一下吧。
12. 由于水下壓力大的緣故,大深度、長時間的潛水會增加獲得潛水病的風險——潛水病???沒聽說過?就是潛水不當就有可能會得的病。常見的幾種有肺部壓傷、肺部栓塞、氧中毒、氮醉、減壓病等等。得了這些病的后果,輕則腰酸背痛腿抽筋、四肢麻痹,重則咳血、昏迷、甚至危及生命。那么,多深就算是“大深度”呢?多久就算是“長時間”呢?什么樣的條件會觸發(fā)這些潛水???有沒有辦法避免?
現(xiàn)在,您是不是覺得潛水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了?除此以外,潛水活動還存在很多規(guī)則和限制。比如:
13. 在水里上升要緩慢,而且不能屏氣;
14. 水肺潛水用的都是普通壓縮空氣,若用純氧,下潛深度超過6米就有氧中毒的風險;
15. 背氣瓶用空氣潛水,深度不能超過40米;
16. 潛水結束12小時內不能乘坐飛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