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葉紫檀從一開始的帝王之木,王公貴族的專屬用品到現在的平民式的文玩,也算是經歷了一個大的轉變。也正是因為這種轉變,小葉紫檀在市場上出現的頻率越發(fā)高了,那么小葉紫檀的歷史起源是從哪開始的?接下來青島融茂紅木產業(yè)聯(lián)盟小編就來介紹一下。
小葉紫檀為蝶形花科、紫檀屬。檀香紫檀為紫檀中精品,密度大棕眼小是其顯著的特點,且木性非常穩(wěn)定,不易變形開裂。檀香紫檀多產于熱帶、亞熱帶原始森林,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(qū)、緬甸地區(qū)所出產的紫檀。小葉紫檀歷史起源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。
小葉紫檀的歷史起源是從哪開始的?
始于東漢末期,晉。崔豹《古今注》有記載,時稱“紫檀木,出扶南,色紫,亦謂之紫檀”。明代紫檀為皇家所重視。海上交通的發(fā)展和鄭和下西洋,加強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。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,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,其中包括紫檀木。但是這對中國龐大的統(tǒng)治集團來說,遠遠滿足不了需要,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辦。隨后,私商販運也應運而生。
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(yōu)質木尤其是紫檀木,幾乎全被捆載而去。截止到明末清初,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匯集于中國。清初紫檀家具幾乎為宮廷壟斷,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,有史料記載,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過紫檀木,但大多粗不盈握,曲節(jié)不直,根本無法使用。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,非數百年不能成材,明代采伐殆盡,清時尚未復生,來源枯竭,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凈盡,這些木料中,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,用去一大批;同治、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后已所剩無幾;至袁世凱時,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。紫檀木的國際淵源從十八世紀的法國開始,在十八世紀,紫檀木為法國皇家所使用家具的木材。其實對于歐美來說,紫檀木實屬罕見,更是不曾見過紫檀大料,認為只可做小巧器物。所以他們對紫檀木不及中國來的熱忱。
直到明末清初,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,見到許多紫檀大器紫檀精英盡在中國。于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。就是說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,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。由于運輸條件有限,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,僅收買柜門、箱面等有花紋者。運回之后裝安木框用以陳飾。
改革開放以后大家收入增加,生活改善,喜歡古典傳統(tǒng)家具逐漸變成了一種時尚。紅木家具市場需求日盛一日,加上紫檀木即將被列入環(huán)保之列,禁止采伐,將步入象牙、犀牛角同樣的保護行列。有關國家也嚴控出口。在確定的紅木樹種中,紫檀為紅木之首。
小葉紫檀的歷史起源是從哪開始的?
紫檀堅實厚重,木質細膩,密度較大,棕眼較小,穩(wěn)定性優(yōu),紋理漂亮,韌性好,耐雕琢,多產于熱帶、亞熱帶原始森林,以印度小葉紫檀為,其余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。紫檀木色呈深紫,歷來為皇室貴族家具專用木材,價格昂貴,居各木之首,被稱為“帝王之木”。
以上就是今天青島融茂紅木產業(yè)聯(lián)盟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關于“小葉紫檀的歷史起源是從哪開始的?”的介紹,如果您有興趣或者不懂得地方,可以點擊了解更多關于紅木的知識,也可以直接撥打400-680-6277我們全天24小時在線接聽您的來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