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標搶注行為越來越多,為了保護知識文化品牌,我們該如何制止商標惡意搶注,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幾個辦法。
制止商標惡意搶注的辦法(一)法律規(guī)制的完善
1、國家工商管理部門要根據現實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問題,有針對性地對《商標法》進行修改完善,修訂有關商標保護條款。為了限制商標注冊的投機行為,制止自然人搶注商標用以牟利,國家工商總局于2007年出臺了“自然人辦理商標注冊申請注意事項”。注意事項中規(guī)定,自然人辦理商標注冊申請,除了提交《商標注冊申請書》、商標圖樣、身份證等材料外,還應提交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、合伙協議或有關行政主管機構頒發(fā)的登記文件,不符合規(guī)定的商標注冊申請,商標局不予受理。這就意味著,自然人注冊商標必須要有從事生產、制造、加工、揀選、經銷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相關證據。新規(guī)執(zhí)行后,個人注冊商標將比以前更為規(guī)范.也能從一定程度上遏止惡意搶注的風潮。
2、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與商標注冊和商標評審相關的工作水平.對惡意申請、惡意搶注、惡意轉讓等擾亂商標管理秩序和損害相對人權益的行為,應該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約。我國《商標法》對惡意搶注的行為還沒有相應的民事責任的規(guī)定,所以,在對惡意搶注商標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方面。應當把惡意搶注等在先權利的行為明確定性為不正當競爭行為,加強被搶注人自我救濟的權利。
3、要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,引導全社會增強尊重知識產權、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。
制止商標惡意搶注的辦法(二)企業(yè)自身應當采取的措施
為抑制商標搶注之風,企業(yè)自身也需采取相應措施,以保護自身的文化品牌:
1、應及早進行有關的商標注冊。在商標被搶注后,即使尋求撤銷或其他救濟手段,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:因此,及早進行商標注冊是遏制惡意搶注行為的基本也是有效的手段。
2、需要仔細研究、確定注冊的商標類別。媒體必須明確哪些方面的商標需要注冊,才能對品牌施以有針對性的、的保護。
3、做好商標遭搶注的應對方案。首先,必須及時把握商標公告期的異議機會及采取早期救濟措施。媒體應設有相應的法務人員常常關注此類公告,及早發(fā)現并采取救濟措施。其次,媒體應該尋求反淡化保護。如果媒體品牌被認定為,不管它是否注冊,商標所有人都有禁止他人使用和注冊的權利。
以上就是關于制止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的辦法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,提醒大家趕緊注冊商標,為自己的企業(yè)品牌加一道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