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,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基本上都是從小抓起。從學前班、幼兒園到小學、初中,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中,眼看著孩子馬上就要參加高考,進入大學的殿堂??墒乾F在卻出現一大批高中生突然厭學的情況。家長和老師們?yōu)榇藗噶四X筋。面對有厭學表現的高中生們,家長們很焦慮,手足無措。事實上,幫助孩子克服學習的感覺并不難,只要找出孩子學習感覺的原因,“對癥下藥”就能有效地緩解這一情況。
從心理學角度看,學生厭學是心理疲勞的典型反應。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,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,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,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。這一切,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要解決高中生突然厭學的問題,首先要找出他們厭學的原因。
首先,學習動機缺失是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。有的孩子無學習動機,學習處于被動狀態(tài),通過老師逼、家長壓來完成學習任務。有的則是負動機,對學習有認知,但其看法是消極的,甚至是錯誤的,認為讀書是苦差事,讀書無大用,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。與其浪費時間閱讀它,還不如賺錢太早進社區(qū)。如果父母管緊,他們就會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一些社會活動走壞,借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其次,高中學習壓力的突然增加也會使孩子產生各種不良反應。其中之一就是高中生突然感到疲倦。根據調查顯示,有近30%—40%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課外資料過多,課外任務重,同時有90%以上的學生每天學習到晚上10點—11點以后。他們整天被壓在學習的大山下,難以翻身,必定會積累厭學情緒。
后,過高的期望值與功利意識也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厭學。許多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成功,他們的女兒成功,所以他們對他們的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。如果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,他將受到相應的懲罰和責罵。使孩子在輕松的心情去面對學習非常困難。如果總是遭遇打擊,他們就會變得麻木,自暴自棄,后干脆放棄學習。
高中生突然厭學,有主觀的、也有客觀原因。我們不能盲目地擔心,除了幫助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提高他的學習動機,更應該與教師交流,幫助孩子建立信心,從而有效地幫助孩子擺脫這個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