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(fā)育特點,中學生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,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通常會經歷三個叛逆時期,而15歲往往是第三叛逆期的高峰期,15歲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叛逆。
一旦有了叛逆心理,這對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,容易造成15歲男孩冷漠、自私、暴力、不合群等偏激的性格,15歲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,如果父母不及時加以引導教育,任由15歲男孩的叛逆心理繼續(xù)發(fā)展下去,不但嚴重影響學業(yè),嚴重的會讓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。
那么針對15歲男孩這種叛逆心理,家長該如何教育?家長又該如何跟孩子相處?
正確認識叛逆期
15歲男孩處于叛逆階段,這個時候情緒波動比較大,看問題很容易偏向主觀,由于年齡限制,很難對事物有客觀的認識,在大人看來是錯誤的觀點,他們會堅持己見。
父母認識到15歲男孩叛逆的這種情況后,不要跟孩子對著來。學會這樣溝通:
1、不做道德判斷。對于孩子的逆反行為,家長不要上來就給孩子打上不聽話、不懂事、情緒化、意志力薄弱的標簽,而要用發(fā)展的眼光,看到青春期逆反是所有人都有的正?,F象。這時,在和孩子的交流中,要注意減少對孩子的道德判斷,不要孩子犯了錯或有了一些不合適的舉動就“上綱上線”。
2、理解和包容。孩子越是逆反的時候,越需要家長有平和穩(wěn)定的情緒。這個時候,不能用正確與錯誤去評論孩子的行為,而是要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。比如,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,不要自然而然地認為是孩子不夠用心導致的,更不能一看到成績有所下降就多加指責,家長的包容,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創(chuàng)造空間,讓他們能程度地沉淀自己的情緒感受,進而更好地轉化自己的行為和處事方式。
3、陪伴原則。在這個原則之下,重要的是建立愛的親子關系。忽視了和孩子的交流、玩耍。只關注學習,讓本來心理壓力就不小的孩子,家長的付出要以有效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。
4、父母要學會傾聽。有些家長對孩子講的話,是敷衍地聽和有選擇地聽。漸漸地,孩子就不愿意再與之交流了。的傾聽方式是全神貫注地聽,除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,也能讓他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