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唐本草》;《唐本草》:槐耳,槐樹茵也,當取堅如桑耳者。炮燙止蝎毒。該品乃《本經》"五木耳"之一,以往多將其定為木耳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(L.cxHook.)Underw.但據《新修本草》云:"槐耳,此槐樹上菌也,當取堅如桑耳者良。""桑、槐、楮、榆、柳,此為五耳,軟者并堪啖,楮耳人常食,槐耳治痔。"由此看來,堅硬的、作為藥用的槐耳可能并非膠質的作為食用的木耳。從產地有關單位及民間收集到的槐耳標本進行鑒定,認為槐耳屬于多孔菌科槐栓菌。從槐栓菌的形態(tài)和生長基物來看,與古代槐耳相吻合。槐栓菌菌蓋半圓形,呈耳狀,生長于古中國槐上,故古稱"槐耳",它的整個子實體像一個蛾,并且又是木生菌,故又名"槐菌"、"槐蛾。"據此,歷代本草所記述的"槐耳",應是生長在古老中國槐上的槐栓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