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:“三分畫心,七分畫裱”;人靠衣裝,馬靠鞍。書畫作品也是這樣,好的裝裱,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,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。
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興起機器裝裱,90年代初傳入我國,機裱器裝裱的特點是,裱件裝裱時間快、材料便宜、不使用漿糊,以膠膜熱壓而速成,不利于作品日后的揭裱修復工作!所以凡有名貴或有非凡意義的書畫作品者“切忌”不要貪圖便宜與快捷選擇機器裝裱畫軸的方式,否則后悔莫及!
傳統的手工裝裱字畫具有較長的保存時間,利于揭裱、修復作品,如若作品出現了敗筆還可以進行補救,如:色垢、墨污、紙皺、殘缺的處理等。同時要注意使用作品原有的繪畫筆觸、潤色,這樣能使得畫面色彩更加潤澤、亮麗、協調??梢栽黾幼髌返乃囆g神韻效果。一般人說凡是豎著裝裱的字畫,有天桿、地軸(也叫地腳)都叫立軸。其實,中國字畫裝裱尺寸有大有小,專業(yè)一些講,四尺(整張)以上的畫幅,稱“大軸”,俗稱“中堂”,特大者稱“大堂”或“大中堂”,三尺(整張)以下的畫幅稱“立軸”、“屏條”(單幅的叫條屏)。屏幅(屏條)分為獨景和通景兩類。從宋代開始講究張掛通景畫屏時,必須顧及次序,通景一般多16幅。全手工宣紙,綾絹的裱件做工精細、腹背進行壓光處理,石蠟打磨保持色彩的亮麗感,手感觸摸光滑柔軟,相當有質感效果。
裝裱時間 三十天左右。 三十天左右。
裝裱尺寸 邊及天地頭尺寸偏大適合中國家居審美。 四周尺寸偏小適合日本本土房屋懸掛。
裝裱材料 依然采用傳統真絲綾絹及手工宣紙等。 多樣化,完全產業(yè)化,僅材料而言,國內無法相比??梢娙毡緦ζ湎喈斨匾?。
“復背”就是將復背紙裱在鑲好的畫幅后面上壁崩干的工序。日式裝裱中稱復背為“総裏”、“上裏打ち”等。
復背紙都是選用一種叫“宇田紙”的和紙。這種紙采用楮樹皮為原料,紙漿里加入適量的白土,這種紙具有很好的強度和遮光性。
裝裱工具 傳統的幾樣工具,近百年沒有大變化。 多采用玻璃畫案,珠子砑活、墩刷代替排活等等。
裱件后期配飾 沒有特別要求,非常一般。 盡善盡美,人性化強。
工藝水平 傳統工藝水平很高,完全中國特色。 工藝要求,但堅挺度稍差。
兩國認可度 工藝認可,樣式不認可。 各樣式認可,工藝僅做參考。
尺廳效果 整體懷舊,大國風范。 小巧細致但氣魄不足。
效果 平整度稍差,但時間長會更好。 裱件雖小,但會有荷葉邊現象或是畫面不平(主要是材料厚的問題。)全手工宣紙,綾絹的裱件做工精細、腹背進行壓光處理,石蠟打磨保持色彩的亮麗感,手感觸摸光滑柔軟,相當有質感效果。
字畫在進行裝裱之后,裝飾在家庭、辦公場所,可起到錦繡添花的裝飾效果。使作品更顯的大方美觀,而且也使得作品的保存、珍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