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垃圾的處理一般是先將建筑垃圾進行分選與破碎,對其中的可利用組分如金屬、廢木料進行回收利用后,運往建筑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。 建筑垃圾不是垃圾,而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,朂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建筑垃圾處理設備,變廢為寶,遵循"減量化"“資源化”“無害化”“產業(yè)化”才是根本。 1.填埋 根據(jù)填埋場的環(huán)境影響、交通、土地征用、運輸距離、封場后的土地開發(fā)等因素,對場地進一步的進行篩選。合理的選址可以盡量減少甚至避免建筑垃圾對空氣、水、土壤資源的污染,以及與填埋場相毗連的產業(yè)和土地利用所產生的不利影響。 填埋場地的選擇要考慮一下多方面的因素:根據(jù)建筑垃圾的來源和數(shù)量確定填埋場的規(guī)模:上覆土壤要易取得,易壓實,防滲能力要強;運輸和操作設備的噪聲不易影響周圍居民;運輸距離適宜,位于城市的下風向和地下水的下水位。 2. 舊木材、木屑的再利用 從建筑物拆卸下來的廢舊木材,一部分可以直接當木材重新利用。 建筑垃圾中的碎木、鋸末和木屑,可作為燃料,堆肥原料和侵蝕防護工程中的覆蓋物。 廢木料用于生產黏土-木料水泥復合材料,與普通混凝土相比,具有質量輕、導熱系數(shù)小等優(yōu)點,因而可作為特殊的絕熱材料使用。 3. 舊磚、瓦的再利用 碎磚塊生產混凝土砌塊:強度,保溫隔熱性較好。 廢磚瓦替代骨料配置再生輕骨料混凝土: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、保水性和流動性。 廢磚瓦生產建筑墻體磚和鋪地磚:具有很好保溫性、隔熱性、隔音性、耐火性;具有耐磨性、耐腐性能及抗凍融循環(huán)性能。 4.舊瀝青的再利用 舊瀝青路面經過破碎篩分,和再生劑、新骨料、新瀝青材料按適當比例重新拌合,形成具有一定性能的再生瀝青混凝土,用于鋪筑路面面層或基層。 瀝青屋面材料含有高等級的礦質填料,它們能替換冷拌、熱拌瀝青中的一部分骨料,另外,瀝青屋面材料含有纖維素類結構,有助于提高熱拌瀝青的性能。 5. 舊混凝土的再利用 混凝土塊占建筑垃圾總量的54%以上,是其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回收利用價值較大的組分?;炷翂K經過破碎后,可用于生產再生混凝土、再生水泥,或作為路基材料,或與碎磚、石灰混合用于夯擴樁。 6. 生產再生混凝土 不同粒徑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廢棄混凝土經破碎、分選后,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生成的新混凝土,稱為再生骨料。 廢棄混凝土按骨料粒徑分為再生細骨料和再生粗骨料。 7. 生產再生水泥 用廢棄混凝土為原料生產水泥,可節(jié)省大量的石灰石、天然石子以及鐵粉資源,還可少燃燒煤炭,但需要大量人力對廢棄混凝土進行分揀,以除去其中的雜物。 積極推進建筑垃圾廢物減量化、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發(fā)展思路,以實現(xiàn)再生資源利用的綠色循環(huán)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