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木修剪是園林植物管理和養(yǎng)護的重要措施,修剪可以調節(jié)植物的生長勢,調節(jié)植物的通風、透光和水肥分布,防止病蟲害的發(fā)生和蔓延,促進植物的旺盛生長,延長壽命;通過修剪,可以形成良好的樹形,提高景觀效果。在實際修剪過程中,由于植物種類、生長習性、生長環(huán)境和景觀設計要求的差異,修剪的具體操作方案和技術要求也有所不同。與花灌木相比,喬木對修剪的要求低得多,修剪技術也簡單得多。但如果操作不當,會給操作者的身體和樹體帶來傷害。所以,在修剪樹木的時候,一定不能掉以輕心。
因為樹木對修剪的要求不高,所以很多人認為樹木可以砍也可以不砍,這是錯誤的。要求不高不代表不重要。園林樹木既要發(fā)揮生態(tài)效益,又要有美化功能,美麗的樹木一般需要適當修剪才能形成。樹木在年復一年的生長過程中,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風雨、雷電、病蟲害等各種傷害,不可避免地會產(chǎn)生枯枝、枯枝、殘枝、蟲害等弱枝,稍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倒下,給人們的人身和財產(chǎn)造成損害。另外,園林樹木生長在復雜的城市環(huán)境中,難免會與周圍的樹木、交通、建筑、架空管線等產(chǎn)生沖突。解決這些矛盾的一般方法是修剪園林樹木。此外,地面上的市政建設往往會損傷樹木的根系,這也需要對樹木的地上部分進行修剪,以保持樹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平衡。因此,樹木修剪非常重要。
一般樹木都比較高大,修剪時往往需要使用高枝鏈鋸等機械設備或者登高,周圍環(huán)境也比較復雜,比如上面有高壓電線,周圍人活動頻繁。因此,修剪時一定要注意消除一切可能的隱患,確保操作做到“兩不傷害一不傷害”,即不傷害自己、不傷害他人、不額外傷害樹木。這就要求修剪前要疏散樹木周圍無關人員,周圍有高壓線的要和電力部門配合,要求電力部門切斷電源,配合作業(yè),修剪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。
廣泛使用的樹木修剪技術是對相對較大和較重的大樹枝進行間伐。如果操作不當,會造成樹皮撕裂和操作人員受傷。因此,必須按照“三鋸法”進行規(guī)范操作。“三鋸法”是在待鋸樹枝上距后一個鋸口約20厘米至25厘米處,自下而上拉把鋸,作為預備鋸口,深至樹枝直徑的1/3或直至開始鋸斷;然后在距預備切口前方約3厘米至5厘米處自上而下拉動第二把鋸,切斷樹枝;后,在支領外側鋸掉殘留的樁。
園林樹木的主要功能是遮陽和吸附有毒有害物質。實踐證明,當樹木冠幅比例達到2/3以上時,樹木結構堅固,樹木生長旺盛,其生態(tài)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發(fā)揮。但對于行道樹來說,往往會與交通、架空管線、建筑等發(fā)生沖突。,所以樹冠可以小一點,但是樹冠高度的比例不能小于1/2。所以在修剪樹木的時候,剪枝越高越好,剪枝越低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