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墻防水施工工藝
基層處理:基層應平整、堅實、干凈,無裂縫、松動等缺陷。對于不平整的基層,需進行找平處理;對于有油污、灰塵等污染物的基層,要進行清洗干凈。
涂刷防水涂料或鋪設防水卷材
涂刷防水涂料時,應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施工,一般需涂刷 2 至 3 遍,每遍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時間,待前一遍涂料干燥后再涂刷下一遍,且涂刷方向應相互垂直,以確保涂層均勻、無漏刷。
鋪設防水卷材時,要注意卷材的鋪貼方向和搭接寬度,一般采用熱熔法或冷粘法施工。熱熔法施工時,需用噴槍將卷材底面的熱熔膠加熱熔化,使其與基層粘結牢固;冷粘法施工時,需在基層和卷材上涂刷專用的膠粘劑,待膠粘劑干燥至不粘手時,將卷材鋪貼在基層上,并壓實。
節(jié)點處理:對外墻的陰陽角、門窗洞口、穿墻管等節(jié)點部位,應進行加強處理。一般采用附加層的方法,即在節(jié)點部位先鋪設一層防水卷材或涂刷一層防水涂料,然后再進行大面積的防水施工。
保護層施工:防水施工完成后,應及時施工保護層,以保護防水層不受外界因素的破壞。保護層可采用水泥砂漿、細石混凝土等材料,施工時應注意避免對防水層造成損傷。
外墻防水驗收
外觀檢查:觀察外墻表面是否有裂縫、孔洞、滲漏等現象,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的表面是否平整、均勻,有無起泡、剝落等缺陷。
淋水試驗:在完成外墻防水施工后,進行淋水試驗。采用人工噴淋的方式,對外墻進行持續(xù)淋水,淋水時間不少于 2 小時。觀察室內對應部位是否有滲漏現象,如發(fā)現滲漏,應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。
蓄水試驗:對于有條件進行蓄水試驗的外墻,如陽臺、露臺等部位,可進行蓄水試驗。蓄水時間不少于 24 小時,觀察水位是否有明顯下降,以及相應的室內部位是否有滲漏現象。
外墻防水維護與保養(yǎng)
定期檢查:定期對外墻進行檢查,查看外墻表面是否有裂縫、剝落等損壞現象,密封膠是否有老化、開裂等情況。如發(fā)現問題,應及時進行修復。
清理排水系統(tǒng):保持外墻排水系統(tǒng)的暢通,及時清理雨水管、排水口等部位的雜物,防止積水對外墻防水造成破壞。
避免外力破壞:在進行建筑物周邊施工或日常使用過程中,應避免對外墻進行撞擊、刮擦等外力破壞,以免損壞防水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