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菜,主要存在于中國東北地區(qū)和德國,中國西南地區(qū)也亦有存在。古稱菹(zū), 《周禮》中就有其大名。北魏的《齊民要術》,更是詳細介紹了古人用白菜(古稱菘)等原料腌漬酸菜的多種方法。
東北酸菜的原料,就是當?shù)厝肆曇詾槌5拇蟀撞?。腌酸菜時,首先要挑好白菜,然后摘去殘根爛葉、大葉黃葉,在太陽底下曬幾天,用清水洗凈后,再一棵棵、一層層地在大缸里擺放整齊,菜頂壓一個大石頭后,加入生水或者涼白開(是涼白開)浸腌起來,密封存放,在寒冷的環(huán)境中讓菜慢慢緊縮,發(fā)酵,三十天以后便大功告成。趕上降溫,便要透過冰碴從缸中取出酸菜。這種方法叫生腌,還有一種熟腌,所需要的時間要短一些。先燒一鍋開水,把洗凈的白菜放在鍋里燙一下,放涼后再壓進缸里,這樣腌30天后就能燉熟食用了。
酸菜是中國人喜歡的食品,每年到了秋天,白菜、青菜、蘿卜收獲的季節(jié),各家各戶都會選恰當?shù)臅r間,腌浸過冬食用的酸菜。整個操作過程要求在無油、無面粉、無菌的狀態(tài)中進行,密封腌制一個月后再燉熟食用,酸香濃郁,讓人回味。因為冬季氣溫低于5攝氏度時,各種霉菌難以繁殖,所以冬季1~5度的室溫里適宜浸制酸菜,而且酸菜成品成型;衛(wèi)生;味道也。而南方酸菜則是現(xiàn)做現(xiàn)吃二十四小時就可以吃,味道更是酸脆爽,典型的就是富源酸菜。
雖說吃腌菜可以調節(jié)胃口、增強食欲、補充膳食纖維,但其中的健康隱患也不少。新鮮蔬菜在腌制時,所含的維生素C幾乎會全部消失,因而腌菜的營養(yǎng)價值遠比鮮菜要低。更重要的是,腌菜中含有較多亞硝酸鹽,進入人體后會生成致癌物亞硝胺,對人體有害。